在揚州市寶應射陽湖鎮(zhèn)平江村境內(nèi)的宋涇河北岸,有一浜水小莊叫塞谷基。1983年出版的《寶應縣地名錄》上可以找到它的名字。備注中寫道:傳說古代龍王三公主在此幻塞谷古園,遂名塞谷基。也許是當時編書要求文字精煉,限于篇幅,把這則神話故事省略了。傳說的梗概是這樣的:秦始皇為擴大疆域,趕山塞海。龍王三公主要保護水晶宮的安全,在臨海的一塊高地幻塞谷古園,用酒灌醉秦始皇,悄悄換下了他手中的趕山鞭。民俗專家們說:“民間傳說都是有原型的。”這個故事很重要,它能夠駕起一座通往歷史真實的橋梁。讓人們想到若干年前此地發(fā)生過什么大事。是的,這里是有過一樁大事:我國歷史上,把“皇”、“帝”二字集于己身的第一人——秦始皇,曾攜子胡亥和丞相李斯、太監(jiān)趙高等在此登臨,并縱目向東眺望滄海。
  
《史記•秦始皇本紀》:“三十七年十月癸丑,始皇出游……上會稽,祭大禹,望于南海,而立石刻,頌秦德……還過吳,從江乘渡,并海上,北至瑯琊。”這段文字的后面說他從江乘(今鎮(zhèn)江附近)渡過長江,乘舟沿吳王夫差當年鑿的邗溝一路北行。“并海上”,說他的船隊進入了當時還是黃海一部分的射陽湖。然后從射陽、安豐、太倉等地的水路經(jīng)過,通過今楚州北的末口入淮河,再向北到今山東省膠南縣境內(nèi)的瑯琊山。這是他此行的必經(jīng)之路。不妨再看1997年版《淮安市志•大事記》:“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年),秦始皇南巡,上會稽勒石頌德。后渡江北上,經(jīng)邗溝,轉淮河,北至瑯琊。”說的更加清楚,是秦始皇來過此地的又一憑證。正因為如此,后來才依據(jù)史實,逐步衍生出“龍女幻塞谷古園”的故事。據(jù)明嘉靖《寶應縣志略》記載,當時的三阿鄉(xiāng)(今射陽湖鎮(zhèn))境內(nèi)有龍女廟,后來廟宇圮毀,清代在原址建龍女亭。龍女亭坍塌后留下一片空地。由于塞谷基地勢較高,人們又稱之為“施屋基”,陸續(xù)在上面建了多間房屋,唯有那片空地依然空著?,F(xiàn)任村支書邢向征說,大家都希望在那里把龍女廟或龍女亭重新豎起來。那就好了,又要有紀念秦始皇來過的建筑物了!
   
在平江村的宋涇河南有雙女岡,亦稱秦王墩。時至今日,當?shù)剞r(nóng)民亦如是說,今年10月,我陪縣博物館季壽山、倪學萍二位去調(diào)研時親耳所聞。此地還流傳兩句民謠:誰人識得楚王墳,秤稱銀子斗量金。從中可以看出,有人認為秦始皇不僅死于斯,而且還葬于斯。其實這是誤傳,史籍告訴我們,秦始皇過邗溝時,距其死于沙丘(今河北廣宗境內(nèi))的次年七月僅有9個月。此刻他雖然才年近半百,但身體每況愈下,夜里常做噩夢。“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藥,數(shù)歲不得。”(《史記•秦始皇本紀》)他眺望大海,盼望長生不死之藥早日到手。也許是有人捕捉到這些信息,把他怕死、“惡言死”傳為真的死了,并悄悄地在這里葬了。還有可能是人們厭惡和痛恨這個暴君,暗中咒他死,聽者以為真死,以訛傳訛,后來便產(chǎn)生了那兩句民謠。幸虧這些都是私下議論,當時如果傳到李斯、趙高等人的耳中,讓秦始皇得知,那就闖下塌天大禍了!
   
在當?shù)?,龍女幻塞谷古園的故事還有一個版本——龍王三公主乃是孟姜女。說的是秦始皇見到哭倒長城的孟姜女貌美,欲想招為嬪妃。孟姜女不從,縱身跳進大海,為東海龍王所救,封為三公主。秦始皇聞訊大怒,自北向南,一路揮鞭趕山塞海,逼迫龍王交人。眼看水晶宮的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,孟姜女挺身而出,以龍女的面目幻塞谷古園,演出了上面所說的一幕。在這個故事中,秦始皇的形象更加糟糕,成了既貪婪又狂妄的酒色之徒。舊戲曲中的“昏君”大多是這副模樣,以“焚書坑儒”名載史冊的“千古一帝”怎會例外?然而往事不斷遠去,前進的時代對歷史人物的臧否也越來越趨于理性。今天我們尋找他當年過邗溝時在塞谷基留下的足跡,講述那神話故事時心里就更加有底哪!
    信息來源:m.yxmy8.cn 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


 
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(lián)系我們   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Copyright © 2010-2021
蘇ICP備10068214號-2   蘇公網(wǎng)安備32102302010144號   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